返回

黄河颂英雄·乐韵忆峥嵘——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张鹤和她的朋友们交响合唱公益音乐会”响彻津门!

2025-10-01 南方娱乐网

单人海报合影2

  金秋九月,天津中华剧院内乐声激荡、掌声雷动。2025年9月30日,“永恒的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乐韵歌盛世·金声颂中华’张鹤和她的朋友们交响合唱公益音乐会”在这里盛大举行。

  著名公益歌唱家、一级演员、海南大学教授张鹤携手著名指挥家蒋燮斌、曹量,歌唱家刘克清、陈勇,朗诵艺术家霍联华等多位知名艺术家与京津冀琼四地十余支优秀艺术团体齐聚舞台,以“烽火中觉醒”“黄河怒吼”上下篇章的恢弘叙事,为现场观众献上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盛宴,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同时2025年9月30日的今天,是第十二个中国烈士纪念日,我们用音乐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缅怀先烈、致敬英魂!

捐款

  《张鹤和她的朋友们交响合唱公益音乐会》温情开演,各级单位领导莅临指导,全国上千名观众齐聚现场,共赴一场兼具艺术质感与公益温度的视听盛宴。舞台上,悠扬旋律传递向善力量;观众席,掌声与感动交织共鸣,宏大场面彰显公益号召力。现场反响格外热烈,不少观众举起手机记录旋律瞬间,家长带着孩子轻声跟唱,让公益种子在童心中萌芽。

  此次,著名公益歌唱家张鹤教授和她的朋友们在演出现场捐款10万元,其中包括本次公益汇演全部售票所得,用于助力慈善公益事业,天津市慈善协会会长张宏伟接受捐赠。

禾子1

  音乐会由于赫、禾子共同主持,北京老战友合唱艺术团、北京老战友交响乐团、天津大学老教授合唱团、天音音乐中心天骄童声合唱团、海南大学小仙鹤儿童公益合唱团、海南大学优秀师生代表团、天津市慈善协会小仙鹤儿童公益艺术团、天津春蕾苗苗艺术团等众多优秀团体齐聚舞台,他们以精湛的技艺、饱满的热情,为观众奉献一场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的视听大餐。

  随着北京老战友交响乐团奏响序曲,独唱《松花江上》的悲怆旋律缓缓流淌,瞬间将观众带入山河破碎的苦难岁月。“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男高音歌唱家陈勇饱含深情的演绎,让在场许多观众眼眶湿润,拉开了上半场“烽火中觉醒”的序幕。

领奖1

  由贾琴圣和黄芳娅带来的小提琴与钢琴协奏《思乡曲》接续登场,弓弦交错间,游子对故土的眷恋与期盼化作悠扬乐音,触动人心最柔软的角落。天音音乐中心天骄童声合唱团等团体带来的《长城谣》更显意味深长,孩子们清澈的歌声唱出“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的深情,以稚嫩嗓音诠释民族脊梁的坚韧,与随后响起的《我和我的祖国》形成时空对话,诉说着从苦难到新生的家国情怀。

  “乐韵歌盛世 金声颂中华”2025京津冀大型公益合唱电视展播活动天津赛区优秀团队的展演成为上半场亮点。《锦瑟》的婉转、《爱永在》的温暖、《映山红》的炽烈,三支曲目接连上演,各合唱团以扎实的功底与饱满的情感,展现出红色旋律在当代的鲜活生命力。颁奖与捐赠仪式的举行,更让这场艺术盛宴增添了公益温度,延续着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初心。

禾子2

  由张鹤、张震宇、王彬共同策划的音乐诗画《英雄》以创新形式致敬先烈,声画交融间重现抗战岁月的英雄群像,随后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则以高亢旋律点燃全场热情,为上半场演出画上圆满句点。老中青少幼五代同台的阵容,不仅展现了艺术的传承,更象征着抗战精神在代际间的接续传递。

  下半场“黄河怒吼”篇章中,北京老战友交响乐团与北京老战友合唱艺术团联袂发力,完整演绎冼星海与光未然创作的经典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将音乐会推向高潮。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以雄浑节奏开篇,“划哟!冲上前!”的呼喊声与交响乐交织,仿佛再现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壮阔场景,彰显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第二乐章《黄河颂》中,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刘克清以庄重宽广的嗓音唱响“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旋律如黄河奔涌般气势磅礴,礼赞母亲河孕育的民族精神与英雄气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通过朗诵与音乐的融合,借用《义勇军进行曲》等素材诉说民族灾难与抗争史诗;第四乐章《黄水谣》则以抒情旋律勾勒和平生活的逝去与人民的苦难,情感层层递进,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中,徐玮、李博洋的领唱生动再现流亡者的对话场景,质朴中饱含悲愤。

张鹤 修1

  当音乐会下半场进入第六乐章,舞台灯光渐暗,唯有一束追光聚焦于著名公益歌唱家张鹤教授。随着伴奏旋律缓缓流淌,她以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开口,瞬间将观众带入《黄河怨》所承载的悲怆岁月。她的演唱没有刻意炫技,却用细腻的情感层次勾勒出苦难中的女性形象——从开篇“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的隐忍呜咽,到中段“黄河的水啊,你不要呜咽!”的深情呐喊,每一个音符都饱含对家国破碎的痛惜、对亲人离散的思念。尤其在高音爆发处,她的声线既保有女性的柔婉,又蕴含着不屈的力量,仿佛将黄河岸边无数受难者的心声凝于一体,让在场观众无不屏息凝神,眼眶泛红。

  唱完《黄河怨》,张鹤教授久久没能从情绪里走出来。指尖琴键的余温,耳畔回荡着黄河的呜咽,那是苦难岁月里女性的悲鸣,更是民族的呐喊。每一句唱腔都像在触摸历史的伤痕,不是刻意煽情,而是旋律与歌词里的痛感自然流淌。作为公益歌唱家,能借这首歌让更多人听见那段过往,让这份厚重的情感传递下去,意义非凡——这不仅是一次演唱,更是一场与先辈的精神对话。

图片1.jpg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舞台短暂静默,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张鹤教授的演绎不仅精准还原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更以当代艺术家的共情力,让八十年前的“黄河之怨”跨越时空,成为触动人心的精神共鸣,也为这场纪念音乐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以明快节奏与轮唱形式掀起全场热潮,“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激昂歌声响彻剧场,唱出全民抗战的必胜信念。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则以恢弘气势收尾,合唱与交响乐的完美融合,化作民族觉醒的震天怒吼,震撼人心。

  当《歌唱祖国》的旋律作为尾声响起,全体演员与观众齐声合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的旋律回荡在剧院每个角落。天津大学老教授合唱团的沉稳、海南大学师生代表团的昂扬、儿童艺术团的纯真交织在一起,形成跨越年龄与地域的爱国共鸣。

大合影2

  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持续良久,许多人仍沉浸在经典旋律中。“这不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一位老年观众动情表示,“听到《松花江上》就想起先辈的苦难,《黄河大合唱》更让我读懂民族的脊梁。”年轻观众则认为,这样的演出让红色历史变得可感可触,更懂得和平的珍贵。

  从“烽火中觉醒”的苦难叙事到“黄河怒吼”的精神赞歌,这场公益音乐会以艺术为桥,连接起历史与当下。正如策划人张鹤教授所言,用音乐致敬先烈、传承精神,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当最后一缕乐音消散,永恒的记忆已深深镌刻在每个人心中,而伟大的抗战精神,也将在代代相传中永葆生机。

  《张鹤和她的朋友们交响合唱公益音乐会》温情开演,各级单位领导莅临指导,全国上千名观众齐聚现场,共赴一场兼具艺术质感与公益温度的视听盛宴。舞台上,悠扬旋律传递向善力量;观众席,掌声与感动交织共鸣,宏大场面彰显公益号召力。

整体大合影修

  现场反响格外热烈,不少观众举起手机记录旋律瞬间,家长带着孩子轻声跟唱,让公益种子在童心中萌芽。音乐会结束后,观众仍久久不愿离场,纷纷感慨“在动听音乐里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更有人主动询问后续公益活动信息,盼着将这份温暖持续传递。

  本场音乐会还邀请到了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央视频、新华社融媒体、凤凰卫视等在内的中央媒体,以及丰收艺声、誉銮春、舆先声、心乐呈福、环球音乐直播等央媒重点王牌栏目的深度报道和持续关注。文/余晋湘

关键词: 张鹤
分享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评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