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南方娱乐网
1974年,故事片《闪闪的红星》大火,这虽然是一部儿童电影,
但并不妨碍很多成年人也喜欢它。
即便到了今天,“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的旋律依然被很多观众所熟悉,
甚至还能联想到电影中,那个机敏勇敢的少年英雄“潘冬子”,
凭借这个角色,祝新运这位年仅12岁的少年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进而成为了70年代最为闪耀的童星。
自该片公映至今已有半个世纪,而那些当年最小的观影者如今亦步入中年。
随着时代的更迭,大银幕上的男神也换了一茬又一茬,
而祝新运的身影,也在滚滚而来的潮流中不见踪影。
对祝新运来说,能演“潘冬子”是他的幸运,
但同时,这也是他的不幸!
当年,那个拍完《闪闪的红星》后的祝新运,去了哪里?
他的生活和命运,又发生了哪些改变呢?
现在已经62岁的他,生活的怎么样了?
01
祝新运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亲是教体育的。
祝新运家里兄弟6人,他是最小的孩子,父母难免对他偏爱,
从五六岁开始,父亲就带着他到学校里打乒乓球,
其球技在同龄人中难逢敌手,让父亲高兴的合不拢嘴,
下决心要把他培养成乒乓球运动员。
待到步入小学阶段,祝新运以其可爱的外貌和活泼的性格,再度赢得了老师的关注。
把他当作文艺骨干来培养,并且推荐他进入了少年宫演出队,
不久之后,央视少年银河艺术团又将他纳入旗下,赋予了他成为团内一员小演员的荣誉。
但那时,祝新运的目标依然是成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
可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在那个样板戏已经被观众看腻,
演员导演也已经审美疲劳的关键点,
八一电影制片厂则打算拍一部故事片电影,
最终选中了作家李心田的小说《闪闪的红星》。
导演在接到这个任务后,就一边修改剧本,一边挑选演员,
所有准备工作均已就绪,然而,寻觅一位合适扮演“潘冬子”角色的年轻演员却成了难题。
为了确保电影能在国庆25周年纪念日当天顺利与观众见面,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便开始在北京市内四处奔走。
可在走了几十个学校后,还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后来,有人向制片厂引荐了洪剑涛,那时的他,脸颊圆润,脸颊圆润,刚读二年级。
导演问了他几个问题,他也回答的很好,看上去很机灵,
于是导演便决定让他来演“潘冬子”。
恰逢此时,导演团队在一场表演中发现了祝新运。
便把他也带到了导演面前。
导演看着两人发起了愁,两人都挺合适,到底该选谁呢?
02
最终,导演决定让两人试戏,谁演的好就用谁。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平时看起来很机灵的洪剑涛,
却在关键时候掉了链子,
化好妆,站在镜头前后,他紧张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待至祝新运环节,他姿态优雅地走上台前,表情丰富,声音洪亮,一字一句地吟诵着台词。
两只小手还不断的比划,看的导演心花怒放。
但在正式开拍前,又有人提出了异议,
潘冬子,他出身于农村,历经重重磨难,逐渐成长为一个英勇无畏的小英雄。
而祝新运却是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一张脸白白净净,
根本就不符合电影中的人物设计。
最终,导演想了想了,决定让祝新运到农村生活三个月,
祝新运的父母在经过一番审慎的考察与深思熟虑,最终也赞同了导演团队的这一计划。
并且在出发前对祝新运说:
你务必效仿影片里的潘冬子,化身为一位小英雄,出色地完成这项使命。
就这样,祝新运跟随剧组去了农村,开始了长达3个月的磨练,
他住在当地的农民家里,和农村的孩子同吃同住,
每天早晨一起到河边挑水浇菜,一起劈柴生火做饭,
到了晚上,他们几个小伙伴还会一起到小山坡上看星星,捉蛐蛐,
不需要他们帮忙干活的时候,他们就结伴在田野里迎风奔跑。
祝新运自幼在城里长大,一踏入农村便尽情嬉戏,兴奋不已,甚至认为农村的优越性远超城市,胜过百倍千倍。
还不到三个月,他就晒成了小黑炭,膝盖上全是磕碰的伤疤。
导演问他:“疼不疼?”
他用袖子擦了一把鼻涕,很自豪地说:
“我才不怕疼,再高的地方我也摔过,这算什么?”
导演看时机成熟,便正式开拍,开拍前还开玩笑说:
“太黑了,给他多擦点粉。”
那时的祝新运对拍电影并没有什么概念,
他的心思一时收不回来,每次导演给他说戏,
他都会因为觉得好玩而发出笑声。
实在是没有办法,导演只能很严厉的批评他,
并且带着他去看其他工作人员,告诉他:
你注意到了吗?那些叔叔阿姨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你的到来,若你不能顺利完成使命,那么今天,整个团队将无法享用晚餐,更别提安寝了。
祝新运一看后果这么严重,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随着导演的讲解,他也慢慢融入到了“潘冬子”这个角色。
在拍妈妈被还乡团烧死的戏份时,祝新运望着燃起熊熊大火的草房子,
一时悲从中来,一边哭,一边阻止试图去救妈妈的老乡,
因为演的太逼真,周围的工作人员也不禁跟着红了眼眶。
刚开始拍这部戏时,祝新运才9岁,那时的拍摄条件和技术有限,
拍电影的效率很低,一部电影拍一两年都很正常,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和差不多一年的拍摄,等电影杀青时,
祝新运就已经11岁了。
1974年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闪闪的红星》这部影片按照预定计划顺利与观众见面。
引人入胜的剧情,再加上祝新运的精彩演出,
这部电影一上映就引起了轰动,大家都没有想到,
这部儿童电影竟然这么好看,
而祝新运也一下就成为了名人,成为了观众眼里的“小英雄”。
03
当时拍电影,是没有片酬这一说的,
在电影大获成功之后,电影厂决定送给他一本影集,
以此当作礼物,并且还在上边写:
“新运同志,谨以此纪念/ 八一电影制片厂《闪闪的红星》摄制组敬赠/ 日期为1975年9月11日。”
很多年以后,随着演员的片酬越涨越高,
祝新运依然十分珍惜的收藏这本影集,并且说:
“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最贵的片酬,没办法用金钱衡量。”
尽管未能获得物质上的回报,然而祝新运的命运却因这部影片而发生了转变。
考虑到他在电影中的优秀表现,以及他当时的影响力,
八一电影制片厂做出了特别决定,决定破格录用他,因此他成为了该厂历史上最年轻的演员。
甚至,厂里还专门为他定做了一套军装。
那时的祝新运,实在是太火了,
甚至有时领导接见访问的外宾,都会点名让他陪同,
我们的伟大领袖,还亲手奖励过他一个芒果。
1976年,14岁的祝新运生病了,不得不到一家医院治疗,
可是,他来这里看病的消息不胫而走,
上午刚住进来,下午医院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很多当地的群众拿着水果、零食赶来看望,
已经严重影响到医院的正常工作。
不得已,医院只能把祝新运转到了妇产科藏起来,
这些来找他的群众找不到人,没过多久就散了。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观众的喜爱虽然给祝新运带来了名气,
但同时,这也给了他非常大的压力。
正式加入电影厂后,祝新运又拍了《萨里玛珂》《赣水苍茫》《十天》等电影,
尽管他所扮演的角色多是以少年形象为主,然而其影响力却远不及“潘冬子”。
以至于观众不管在什么场合看到他,都会喊他“潘冬子”,
就连在电影院里也不例外。
为了突破自己在观众心中的形象,也为了创造更多的角色,
祝新运在1980年的时候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进一步的深造学习,
在学习期间,他拒绝了一切片约,只希望在毕业后能一鸣惊人。
4年之后,22岁的祝新运大学毕业,重新回到电影厂工作,
可是,这短短几年,他的容貌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虽然还是一张娃娃脸,但却少了少年时的童真可爱,
这种不太成熟的面孔,直接限制了他发展。
从86年到88年,祝新运一连拍了《颤动的金翅膀》《闪电行动》《黑脸女婿》三部影片,
可上映之后都反响平平。
有观众从他的眉宇间认出了他是“潘冬子”,不禁奔走相告:
“潘冬子又出来拍电影了,快来看。”
然而,祝新运觉得这些话语分外刺耳,“潘冬子”这个名字已不再是他引以为傲的象征。
而是他的负担。
即便在电影制片厂的众多同仁中,也有不少人对祝新运表示,在祝新运面前,绝不能提及“潘冬子”这三个字。
不然他一准会黑脸。
04
1987年,祝新运25岁了,父母开始张罗他的婚事,
而他却一点都不着急,一心想要在电影上做出突破。
可就是在这一年,他遇见了一个帮他解开心结的人,
这个人就是他的妻子张玲亚。
张玲亚是一名化妆师,在给祝新运化妆时,
两人一边工作一边聊天,很是投缘。
可聊着聊着,张玲亚就说起了“潘冬子”,
祝新运不想聊这个话题,便干脆闭上眼睛休息,
张玲亚很是生气,说这人也太傲气了。
可是后来,她从同事口中得知了真相,
祝新运不是傲气,而是他真的太想在角色方面做出突破了,
以至于这件事成为了他的心结。
了解到这些之后,张玲亚不禁想到了自己,
她与祝新运,有非常相似的经历。
在成为一名化妆师前,张玲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舞蹈演员,
然而,由于身体状况的变化,她选择了幕后工作,并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担任了化妆师这一职位。
她也是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走出身份转变的阴影。
等再次见到祝新运时,她不仅与祝新运聊起了自己的这段往事,
她还在最后说:
我挺是羡慕你的,至少你塑造了一个能令观众终身难忘的角色,换做是我,那我宁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就这一句话,就彻底解开了祝新运的心结。
他此时才发现,一直放不下“潘冬子”这个角色的,并不是观众,
而是他自己。
经过这件事,祝新运不禁对张玲亚产生了好感,
而张玲亚也很敬佩他,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停止在电影上的探索,
一来二去,两人就慢慢走到了一起。
可交往了一段时间后,张玲亚却对祝新运说:
“对不起,我欺骗了你。”
祝新运不明所以,但听了张玲亚的解释,他才明白怎么回事。
原来,张玲亚在遇见祝新运之后,还有过一段婚姻,
在那个年代,离婚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
可祝新运听了却说:
你所提及的一切我早已了解,我所关注的焦点在于你本人,只要我们携手共度未来的时光,不就足够了吗?
1990年,28岁的祝新运和31岁的张玲亚结成了夫妻,
祝新运的父母也很高兴,他们也不在乎张玲亚是二婚,
只要祝新运喜欢,他们就喜欢。
结婚之后,张玲亚全力支持祝新运的事业,
公婆生病住院,大部分时间都是她在伺候,不嫌脏也不嫌累,
非常的贤惠。
她知道祝新运对电影的喜爱,便主动提出先不要孩子,
1994年时,她更是鼓励祝新运转行去当导演,
在《弹道无痕》中担任了副导演的职务。
一直到1997年,在祝新运的事业彻底稳定后,
她才在38岁的年龄生下了一个女儿,
此时的祝新运,可以说是事业和家庭都圆满了,
他最感谢的,就是多年来为家庭默默付出,又高龄生女的张玲亚。
自2000年起,祝新运晋升为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的负责人。
享受正师级的待遇。
自12岁踏入电影厂,他勤勤恳恳地从事了一生的演艺事业,最终也迎来了一个相当圆满的结局。
虽然他成为了电影厂里的干部,但他并没有什么架子,
30多年来,他经常在八一厂的菜棚子里种菜,
刨地、播种、浇水、除草、打杈,样样精通,
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他是一个菜农,但他却说:
许多人觉得演艺行业充满神秘色彩,然而实际上,我们和普通人并无二致,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2022年,60岁的祝新运退休了,开始享受晚年生活,
回想往事,他还觉得跟做梦一样。
如果没有“潘冬子”,他这一生或许会成为一名运动员,
也可能会普普通通。
他自己老了,当年看过《闪闪的红星》的观众也老了,
但唯一不变的,是经典,是观众难以忘怀的老电影,
这会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不会枯竭的精神粮食,供后人观看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