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国强的“糟心事”:两个儿子都患残疾,难怪他73岁不敢退休

2025-08-09 南方娱乐网

 凌晨三点的综艺后台,73岁的演员唐国强靠在折叠椅上闭目休息,化妆镜的强光照在他线条分明的脸庞,显出难掩的疲惫。手边摊开的台词本上压着一张康复计划表,页脚被反复揉搓得卷了边,那是小儿子的康复安排。

站在镜头前,他穿着一身西装,笑容灿烂,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帝王专业户”,而在镜头背后,却是为两个残疾孩子奔波忙碌的坚韧父亲。这位年长演员在别人带孙享乐的年纪,却在自己的生活剧本里写满了“不能停”的家庭责任和牵挂。

1997年,唐国强和藏族演员壮丽迎来了他们的长子唐英涵。满月宴的喜气还未散去,一份诊断书让这份新生的喜悦瞬间碎裂:孩子被确诊为先天性视力残疾,裸眼视力低于0.1,几乎看不见东西。夫妻俩带着襁褓中的宝宝辗转北京、东京和洛杉矶的顶级眼科机构,得到的答案都一样,冰冷而坚定:“不可逆转的损伤。”

八年后,小儿子唐英集出生,命运似乎再次开了个玩笑,刚出生的宝宝同样检查出身体有残疾,可具体情况还没有披露。唐国强在镜头前欲言又止:“老二有些毛病……”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但背后却藏着当父亲那份揪心的痛。

为了争取更好的特殊教育资源,2010年,壮丽带着两个孩子移居到美国。洛杉矶那边的私立特殊学校一年学费竟然超过百万元,加上语言康复、心理治疗和房贷,整个家庭一年花费轻轻松松就超过百万元。唐国强录一期综艺节目的收入,也只够全家半年左右的基本医疗开销。

当网友们吵着“老艺术家是不是该带货”的时候,唐国强正拿着速效救心丸赶通告。有个剧组的人见过他发着高烧,拍完十二个小时的古装戏后,立刻卸了妆直奔机场。他的大儿子急需用的进口生物制剂,每周打一针,差不多要十万块左右,拖个三天,可能就前功尽弃。

他的日常安排仔细到每一秒:清晨五点起床背台词,下午还得赶三场商业活动,深夜则忙着监督小儿子的发音练习。在2023年的某次直播里,他突然对着镜头说了句抱歉就离开了,后来粉丝们才知道是小儿子生病送医了。这样一边工作一边照料家庭的节奏已经坚持了十五年,经纪人说:“他不敢生病,更别说死,两个孩子的未来都压在他的肩膀上。”

这几年,随着他频繁参加各种综艺节目,大家对他的看法也渐渐变得有点复杂,有的质疑声也跟着多了起来……

理解派感慨道:“要是换做我,早就崩溃了。他73了还能顶得住,真是个真汉子!”有残障家庭成员留言:“我明白那种绝望,他代言的任何东西我都全力支持。”

批评者笑话说:“诸葛亮代言网络游戏?那老艺术家的气节哪去了!”还有人翻出过去的旧事,把孩子生残的事情抹得像是对前妻的报应似的。

不过,也有清醒的网友出来说话:“谁能有资格去评判一个父亲呢?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普通家庭的一小部分罢了。”

在遇到风暴时,唐国强从不为自己辩解,直到有一次访谈中,他看向窗外,轻声说道:“演了这么久的伟人,可伟人也会遇到搞不定的事情……我只希望他们能自己系系鞋带、吃顿热饭。”

有人说他“用余生为错误买单”,但更多人看到的,是责任的分量远远超出对错。当他曾在长春的街头默默帮扶残疾人卖艺者;当他在动物园陪伴妻子散步,向路人骄傲地介绍“这是我夫人”时——这些片段组成了一个真实的唐国强:不完美,却十分坚韧。

唐国强的家庭难题,也折射出如今一些特殊群体家庭共同的焦虑情绪。

比如74岁的导演张纪中被拍到拄拐带着四个孩子出来玩,他还自嘲说“拍短视频养娃”;单亲妈妈李艳华白天打扫保洁,晚上串珠子,只为了给脑瘫儿子买个电动轮椅。记者问她“累吗”,她指着窗台上晾晒的尿垫苦笑着说:“我倒下了,他怎么办?”这些画面反映了许多残疾家庭共同面对的生存难题。

经济压力大,国内残疾儿童康复每年花费超过10万,62%的家庭得靠借钱来坚持治疗;婚恋歧视严重,唐国强28岁的大儿子因为视力问题多次被相亲对象拒绝,父亲那句“人家图啥呢?”哽咽着,揭示了许多家庭对“孤独终老”的担心。

资源紧张,虽然国内一直在推广融合教育,可优质的特殊学校还是少得可怜。北京的一家公立特殊教育机构排队已经排出了三年,逼得不少中产家庭选择出国,就这样,经济压力也变得更沉重了。

让人留意的是,从政策角度持续加码,2024年起,残疾人保障金的覆盖面扩展到自闭症谱系障碍,部分地区还开始试点康复津贴的直接补助,想帮这些家庭减轻一些负担。

现在的唐国强像是在重复播放一部纪录片,片场休息间拿出手机,看看自己的孩子们;听到小儿子磕磕绊绊却依然坚持背中文古诗。有一次,他在动物园用手机拍视频,推着轮椅上的孩子观看长颈鹿,阳光下笑得纯真,就像个童稚的孩子,那份温柔,正是责任磨炼出来的。

曾经有个记者问他是不是后悔,他摇头说:“他们叫我爸爸的时候,所有的苦都变成了甜。”这番话让人想到他演的诸葛亮:空城计在戏里体现聪明才智,而他用自己的身躯撑起的“空城”却代表了真正的责任与沉重。

向所有在黑暗中托起希望的父母致敬,也希望他们能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让每个唐国强不必拼命透支身体来维持生存,也让每份父爱都能找到安稳的归宿。说到底,一个文明社会的温度,正是看它怎么对待那些最沉重的翅膀。

唐国强的家庭故事从来都不是那种苦情戏,当我们在超市碰到拿着优惠券给孩子买进口药的妈妈,或者在医院见到整夜守候的背影弯曲,就会明白,这其实就是8300万残疾家庭共同的生活写照。虽然扶持政策和社会关怀逐渐在推进,社会的认知也在慢慢转变,可改变的过程还得花点时间。

如今这位老人依旧在不停奔波,就像那趟驶向终点的末班车,明明知道天色已晚,仍坚持为等待的人点亮灯火。正如一位网友提的那样:所谓父爱如山,实际上不过是普通人弯下腰,把自己变成一座桥。

关键词:
分享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评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