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7 南方娱乐网
“霍家孙子去英国了,学费一年43万。
”
消息一出,评论区瞬间炸锅:有钱人的孩子果然站在终点线。
可扒完细节,很多人默默把键盘收回去了——这娃连袜子都自己补,开学那天背着双肩包挤地铁,司机和保镖集体放假。
霍震霆被记者堵在阅兵观礼台,问孙子近况,老爷子只甩了一句:“刚去拉德利,希望他身体好,功课别丢人。
”云淡风轻,没提一句钱。
吃瓜群众去搜拉德利公学,官网首页大字写着:先服务社区,再服务自己。
学费贵得离谱,却得轮流给老人院刷墙、给流浪厨房切洋葱,缺一次就扣学分。
霍家四代做慈善做成惯性,挑学校先看“谁更苦”,画风确实离谱又合理。
港人早上常撞见郭晶晶霍启刚一家三口在地铁口啃包子,没人让座,孩子也不抢座。
霍中曦书包上别着一张学生地铁卡,拉链坏了就用红白蓝胶皮缠三圈,被同学喊“霍同学,你这祖传手艺吧?
”他呵呵笑:“妈妈说补不好就光脚上学。
”别以为玩笑,霍家小辈在国内念完小学才能出国,成年之前甭想蹭家里私人飞机,连霍震霆自己出差都坐经济舱,被拍到缩在小桌板上改孙子的家书——每周一篇毛笔字,写不好退回重写,错一字抄《滕王阁序》一遍,背完才能去故宫看真迹奖励文创冰棍。
小孩边嗦冰棍边哭:“比跳水难。
”
网友翻出旧账:当年霍英东带孙子去工地送凉茶,霍震霆被撂在太阳底下搬钢筋,晒到脱皮。
几十年循环,轮到霍启刚带孩子下田插秧,一脚泥巴一脚蚂蟥,郭晶晶举着手机拍视频,全家晒成同款色号。
港媒标题毒:“家产百亿,稻田里数稗草。
”点赞却飙到几十万,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豪门可以这么“土”。
更扎心的是,霍家账上再多零,孩子账户里未必有零花。
港岛读小学那几年,霍中曦想要一只英超签名足球,霍启刚让他把家里旧报纸按斤卖,凑够三百块再去提要求。
孩子吭哧扛报纸下楼,门卫大爷看不下去想偷偷塞钱,被郭晶晶拦了:“给了就前功尽弃。
”一周后,球抱回家,签名位置脏兮兮,孩子却跟宝贝似的半夜抱上床。
有网友调侃:“别人拼爹,他拼命。
”
说回拉德利,入学要先签“奢侈禁令”:腕表不能超过两千人民币,手机必须老版诺基亚,私服不许带大Logo。
霍中曦的行李被学长翻出一双破洞袜子,第二天全宿舍排队找他学织补,宿管老师咔咔拍照发校刊,标题:“来自东方的神秘缝纫力量”。
没人知道他是霍家第四代,只知道这哥们能靠缝袜子换到一周奶茶券。
霍震霆给孙子唯一的生活费叫“慈善币”:想要额外花销,先去流浪动物中心做满八小时,签字盖章才生效。
于是牛津郡街头常出现华人少年牵着七八条狗狂奔,边跑边背唐诗,画面清奇。
本地人以为他在拍短视频,其实是回不了宿舍——狗没遛完,章不给盖。
有人把霍家和隔壁某豪门对比:那边小公主生日包下游乐场,热搜挂三天;霍家娃拿奖学金请全班吃煎饼,老师发邮件感谢“来自中国的低调男孩”。
两种画风,评论区一边倒:“突然不羡慕百亿家产了,羡慕那个会补袜子的技能。
”
最离谱的是一次校车抛锚,霍中曦跟同学推车两公里到加油站,小手黑成炭。
霍启刚接他回家,只问了一句:“油钱大家AA了吗?
”孩子点头,郭晶晶顺手奖励一双新袜子,白底红边,一模一样。
第二天他穿去学校,英国同学排队问链接,听说是淘宝九块九包邮,整个年级瞬间人手一双,“霍同学”直接带火隐形国货。
说一千道一万,霍家不过是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刻进DNA:你生在罗马不假,走路过去才算数。
财富只是背景,自己得站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