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南方娱乐网
估计臧熹都没想到,自己都44岁了,上个节目教新人竟然还能再红一把!
现在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他这个电视台主持人也在被大家慢慢忘记。
当我第一次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七季里看到臧熹时,坦白说心里是有点好奇的。
一个每天播报国际国内大事的新闻主播,跑到这儿来当导师,会不会有点格格不入?
毕竟,我们习惯了看他在新闻里不苟言笑、字正腔圆的样子。
可没曾想,他一开口,就完全颠覆了大家的固有印象。
节目里,他没有端着架子,没有故作高深,反而就跟邻家大哥一样亲人,带着点上海男人特有的实在劲儿。
他点评实习生,不是空泛地讲大道理,而是句句点在穴位上,全是掏心窝子的经验之谈。
有一次,实习生因为表现不佳,在镜头前红了眼眶,臧熹没有安慰,也没有指责,而是直接“自曝黑历史”。
他说自己第一次直播午间新闻,半小时节目下来,后背全湿透,念长导语的时候,腿都在发抖。
他还提到了自己职业生涯里一次印象深刻的口误,2010年,在晚间新闻里,他把“莘莘学子”的“莘”读成了“xīn”,就因为上海有个地名叫“莘庄(xīnzhuāng)”。
当时看到网友的留言指正,他就逐一去道歉,从那以后,他才真正懂得背稿绝不能机械念读的道理。
这番话一出,瞬间拉近了所有人的距离。
而且,他不光是来指导专业技巧的,面对当下浮躁的媒体环境,臧熹结合自己做航天科普自媒体的经历,语重心长地告诫实习生,
不要为了流量而流量,受众真正需要的是扎实的好内容。
他看重的,不只是天赋和能力,还有那份做人的真诚和对职业的敬畏。
他反复强调好的主持人首先要做一个好人!
这种对价值观的坚守,让屏幕前的我们,也忍不住为他竖起大拇指。
能有综艺里这份通透和底气,绝非一日之功。
1999年,他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是那个年代响当当的学霸。
因为学习好,情商也高,顺利的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在同学中也是出了名的好人缘。
毕业后,他一脚踏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从此和新闻行业死磕了22年。
从最开始的配音、出镜,到后来成为王牌节目的顶梁柱,他的声音和形象,伴随了无数上海人的清晨与深夜。
直播千场,采访过上千位当事人,这组数字背后,真的很难以想象的付出和坚守。
无论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这样的大灾大难,还是世博会、进博会、航天工程这样的大国重器,他总能出现在最需要他的地方,用最专业的方式,将新闻的温度和深度传递给观众。
他从不是那种播完新闻就走的主持人,每次直播结束,他总会和编辑、导播一起复盘,琢磨哪个细节可以做得更好。
这22年,浮华与诱惑从来没有断过。身边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华丽转身踏入商海。
但只有臧熹从始至终牢牢地扎在新闻主播台上。
在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能够守住初心,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功。
你以为臧熹只有严肃新闻主播这一面?那你就太小看他了!
因为私下里,他简直就是个宝藏男孩!
曾经体重超过200斤的他,硬是靠着坚持不懈的长跑,瘦成了如今的型男。看看他现在的精神状态,简直比年轻时还要棒。
说完臧熹,就不得不提他的好哥们儿苏萌。
俩人在中国传媒大学就是99级播音系的同班同学,同寝室上铺,后来一起进入上海电视台成为同事。
从住进同一个员工宿舍成为邻居,最后连买房都买在同一个小区,成了一街之隔的邻居。
这份情谊,绝不是说说而已。
当年苏萌刚入行,所在的文艺频道青黄不接,他基本没节目可主持,每个月就靠底薪,在上海这地界儿,生活得相当艰难。
臧熹知道后,二话不说,主动介绍苏萌去给新闻节目配早晚音,这笔副业收入,帮苏萌熬过了最艰难的一年多。
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苏萌记了一辈子。
2008年苏萌结婚,第一个想到的伴郎就是臧熹。那份信任,不言而喻。
而如今,连苏萌的妈妈每次探亲,都会关心臧熹有没有结婚,这份家人般的操心,足以见证他们之间那份超越普通朋友的深厚情谊。
如今44岁的臧熹,事业迎来了新的高峰,但他的人生大事却一直悬而未决。
很多人会好奇,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怎么就单身了?
这和他的职业性质有很大关系,因为早年高强度的工作,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这确实很难好好谈一场恋爱。
但你以为他因此就寂寞空虚了吗?恰恰相反,臧熹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一点都不将就。
虽然多了综艺和自媒体的工作,但他从未放下新闻播报。
在《新闻报道》、《新闻夜线》等节目里,我们依然能看到他专业的身影,这份坚守,是对职业最高的敬意。
他还有其他新尝试,除了《令人心动的OFFER》导师身份备受认可,前段时间他还参加了“洞见220·敦煌奇境嘉年华”活动,当了一回“一日店长”,和观众互动介绍敦煌神兽。
你看,咱们的新闻主播卖起萌来,也是相当可爱接地气。
所以感情的事,大概就随缘了,毕竟一个活得如此通透精彩的人,又何惧孤单?
这位44岁仍在追梦的上海主持人,未来还藏着更多惊喜,值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