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了名气赢了自我,离开赵本山17年,40岁的王亚彬给内娱上了一课

2025-10-05 南方娱乐网

 你敢在最火的时候亲手按下暂停键吗?王亚彬就干过这事儿。现在舞蹈圈提起她,几乎没人不佩服,但回头看看17年前,她的选择在很多人眼里,简直是“自毁前程”。

说起来,她跟娱乐圈的交集挺偶然的。2006年《乡村爱情》筹拍时,赵本山一眼看中了她,让她演女一号王小蒙。那会儿她哪是什么演员啊,正儿八经是个舞者,7岁就开始练舞,一路从天津的小舞蹈班跳到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后来进了青年舞团,17岁就凭着《扇舞丹青》上了春晚,连张艺谋都找她给《十面埋伏》里的章子怡当舞蹈替身,那支“仙人指路”,其实全是她的功夫。

可谁能想到,王小蒙这个角色一火,她反倒成了观众眼里的“乡村女神”。剧组里的人都说,再拍几部,她肯定能成顶流。有意思的是,就在《乡村爱情3》要开机时,她突然说不演了。当时嘲讽的话铺天盖地:“放着现成的名气不要,非得回去跳没人看的舞,脑子不清醒吧?”

但她心里跟明镜似的。其实那阵子她挺纠结的,一边在剧组拍戏,一边还考上了北电的硕士,想把演技再打磨打磨。可舞蹈这事儿,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三天不练观众就看出来了。有次复排《扇舞丹青》,老师盯着她的动作直摇头:“你这身子骨都快硬了,再这么分心,两边都得砸。”

这话戳中了她的软肋。她后来跟朋友说,跳舞跳了20年,就像刻在骨子里的习惯,要是真为了演戏丢了,后半辈子准得后悔。你可能不知道,她从小就对舞蹈轴得很。当年考北舞附中,老师说她脚背不够突出,一千多考生里只招3个,她根本没希望。可她愣是每天把脚往墙上顶,睡觉时用绷带缠脚踝,硬生生练了3个月,最后成了那三分之一。

就凭着这股劲儿,她揣着几千块钱离开了剧组。刚开始是真难,有人见了她就打趣:“王小蒙怎么不演电视,改跳大神了?”她自己排的现代舞小剧场,首演时台下坐的全是朋友,票房惨不忍睹。那阵子她常躲在排练室哭,哭完了继续压腿、编舞,镜子里的汗珠子掉得比眼泪还勤。

转机出现在2011年的德国艺术节。她改编的现代舞一登台,台下的外国观众都看呆了,当地报纸写:“这个中国舞者的身体里,藏着千年的故事。”从那以后,邀约就没断过。2013年跟英国芭蕾舞团合作《她说》,演出结束后掌声响了十几分钟,谢幕谢了三次都下不了台。

这些年,她带着舞团跑了三十多个国家,把中国的现代舞跳给全世界看。有次在法国演出,散场后一个老太太拉着她的手说:“原来中国舞蹈不只有水袖和红绸,还能这么有力量。”去年有个当年《乡村爱情》的剧组人员碰到她,感慨说:“现在的你,可比当演员时厉害多了。”

其实她哪是厉害,不过是选了条难走但心里踏实的路。现在内娱里,多少人抱着一个角色吃一辈子,多少人为了流量东奔西跑,可王亚彬早就跳出了那个圈子。她不用再被“王小蒙”的标签捆着,不用应付没完没了的应酬,每天泡在排练室,编一支满意的舞,比拿到多少片酬都开心。

前阵子看她的采访,她说:“红不红的,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早上醒来,知道自己要去做的事,是打心眼儿里热爱的。”这话听着简单,可真要做到,得有多大的勇气啊。

想想也是,这世上的成功从来不止一种样子。有人靠着名气活得风风光光,也有人守着热爱活得明明白白。王亚彬用17年证明,比起赢了名利场,赢了自己心里的那点执念,或许才是最划算的事。你说呢?

关键词:
分享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评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