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南方娱乐网
娱乐圈:没有永远的家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十年时光,收获了很多,毕业启程,心怀感恩。感谢@嘉行传媒十年的栽培,祝你们未来越来越好。”6月23日,演员祝绪丹在社交平台宣布与嘉行传媒的合约到期,并将成立个人工作室。这一简短的告别,正式为她与嘉行的十年合作画上了句号。
在祝绪丹发文后不久,嘉行传媒也在11分钟内发布了温情的回应,宣扬“好聚好散”的理想局面。然而,网友们并未买账,调侃道:“表面一派和气,心里却暗暗MMP吧?”
祝绪丹的离开,显然不是个例。早些时候,杨幂已经独立开设了自己的公司,而迪丽热巴的粉丝也在评论区频频喊出“热巴离嘉”的口号,嘉行传媒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才流失危机。
十年相伴:从“玄女”到“毕业生”
祝绪丹与嘉行的十年,是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玄女”,到《倚天屠龙记》里的周芷若,再到《永夜星河》中的阿姐,尽管她的演技逐渐得到认可,但她的星途却充满波折。虽也曾主演过一些剧集,但大多出彩的角色依然是配角,距离“大女主”始终差那么一点点。
过去十年,嘉行传媒为祝绪丹提供了稳定的资源和曝光机会。从综艺节目《一年级·毕业季》到影视剧的优先选角权,再到品牌代言和时尚资源,尽管她在演艺圈的角色多为配角,但不得不承认,正是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才让她逐步站稳了观众的视野。
然而,嘉行传媒的培养体系似乎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当某些演员在公司设定的角色框架里逐渐变得固化,突破的机会相对较少。祝绪丹在《永夜星河》中饰演的“阿姐”一角爆火后,粉丝们也开始对她的未来产生了新的疑虑。
走向独立:一场升级与挑战
成立个人工作室,本质上是祝绪丹的事业升级。积极的一面是,她不再是公司安排的艺人,而是可以自主选择剧本、对接导演、规划自己事业的“掌舵人”,不再受限于公司的资源分配。虽然这种转型可能带来短期的阵痛——比如需要自己组建团队、承担更大的决策压力,但它也意味着祝绪丹终于能够为自己量身定制未来发展路径。对演员来说,最好的成长,便是从为自己负责开始。
然而,单飞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顺利。历史上的前车之鉴,如李溪芮离开嘉行后的发展并不如预期,便为祝绪丹敲响了警钟。尽管她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当前她并没有得到足够稳定的支持,尤其是在近几年,除去《永夜星河》外,几乎没有其他爆款作品。在娱乐圈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情况下,一旦资源接不上,就很容易被观众遗忘。
更为关键的是,离开大公司后,虽然祝绪丹可以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但正如粉丝所言,嘉行虽然在公关方面有所欠缺,但至少提供了稳定的资源供应。祝绪丹能否组建起同样高效的团队,仍然是个未知数。
嘉行的困境:从“明星工厂”到“人才流失”
祝绪丹的离开,亦让人不禁深思嘉行的未来。长期以来,嘉行传媒曾被视为娱乐圈的一座“明星工厂”,通过收购经纪公司、批量签约潜力新人,集中资源捧红头部艺人(如杨幂),并利用这些顶流艺人的影响力反哺公司,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然而,这种模式的隐患也逐渐显现出来——过于依赖个别顶流艺人,导致资源分配的高度集中,一旦头部艺人离开,公司很容易陷入困境。
祝绪丹的离开,仿佛让这一隐患得到了提前验证。随着杨幂的自立门户,嘉行的“明星阵容”逐渐缩水,现如今,祝绪丹的出走无疑是雪上加霜。网友调侃道:“嘉行现在就像那些留不住985毕业生的国企——平台大,但上升空间不明。”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祝绪丹宣布解约的前一天,嘉行还在上海电视节上发布了11部大剧IP片单,从赛博朋克风格的穿越游戏到古装权谋剧《雪中春信》,展现了他们“独嘉审美”的内容布局。然而,这一系列精心准备的片单,似乎未能挽回祝绪丹的心。
目前,嘉行旗下最具代表性的艺人无疑是迪丽热巴,但关于她是否会离开嘉行的传闻从未间断。尤其是祝绪丹离开的消息,激发了迪丽热巴粉丝的强烈焦虑。此前,《你是我的荣耀》中的番位之争、以及其他活动中的公关问题,早已让粉丝对嘉行的不作为感到不满。如今,粉丝们在相关新闻下纷纷喊出“接热巴离嘉”的声音,显现出对未来的担忧。
未来的路:从“造星工厂”到“资源整合平台”
如果杨幂的离开,更多是出于对更大自主空间的追求,那么祝绪丹的离去,显然是中生代艺人对精准资源匹配的渴望。如今,嘉行若不及时调整策略,从以往的“造星工厂”转型为更加注重资源整合的合作平台,未来恐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娱乐圈的浮浮沉沉,本质上就是一场资源的博弈,谁能够掌握并灵活运用资源,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嘉行,是否能在这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平衡点,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